川普的關稅政策遭遇法律挑戰,但輝達的財報表現強勁推動美股上漲。
台灣大哥大發布113年業績,透過Telco+Tech策略驅動,營收及EBITDA雙創歷史新高,持續推動AI及綠能項目,提升企業價值。
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遭國際貿易法庭裁定無效,聯邦巡迴法院允許其暫時恢復部分關稅徵收權限。
行政院修法放寬外國人才來台政策,吸引年薪六百萬以上專業人才及特定畢業生申請永居,但學者擔心效果有限。
行政院修正外國專業人才居留法,年薪600萬來台1年可申請永久居留,數位遊牧簽證停留期延長至兩年。
嘉科園區二期擴建計畫將新增3500個就業機會,預估年產值2100億元,並提升地區稅收。
越南經濟成長目標設定為8%,專家建議關注相關基金及ETF,預見長期投資機會。
川普支持核能復甦計劃,預計2050年核能發電容量將四倍增長,電力股成為下半年美股成長主題。
儘管美股28日收盤下滑,但輝達業績公布後,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上漲6%。
川普關稅政策反覆影響市場信心,美股四大指數全線下跌。道瓊指數瀉244點,標普500與那斯達克指數也均有下滑。
近期市場量能不足,小型低價股成為投資焦點,專家建議謹慎操作,避免追高。
中信金持續七日爆量交易,辜仲諒宣布將辭去董事職務,台股面對外部影響下呈現波動走勢。
AI需求强劲推高玻纤布大厂富乔股价,连续四日上涨,昨日撼动股市,收在35.30元,创近15年新高。
一名車主遭遇信用卡「免費道路救援」服務的陷阱,最終被迫支付高額拖吊費用,網友熱議免費的真正定義。
華擎總座表示,受AI伺服器需求影響,2024年營收有望達500億元,成長勢頭明顯。
賴清德提出台灣主權基金構想,要求建立符合專業與透明的制度,但面臨財源與政治干預的挑戰。
施崇棠指出,面對川普政策不確定性,台廠須提高韌性以應對短期挑戰,並加強AI布局以獲得創新發展。
主計總處預測2023年下半年經濟成長僅1%,因關稅戰影響明顯,全年出口有望突破5000億美元。
由於美國關稅影響,台灣今年GDP成長預測下調,雖上半年經濟表現強勁,但下半年前景不明。
豐興董事長林大鈞提出透過「降本增效」策略,應對匯率及關稅的挑戰,並計劃持續擴展鋼筋及條線產品市場。
謝承熹教授利用滾動定期定值法,目標在2034年達成5,940萬元,並分享了投資心法與資金配置的策略。
台北市透天老屋交易因土地稀缺、政策鼓勵及房主出售意願上升而熱度不斷攀升,專家分析三大因素推動此現象。
央行總裁楊金龍強調應另行籌措資金來成立主權基金,反對使用外匯存底,這一觀點引發財經界熱議。
中華航空公布2024年營收達1751.82億元,稅後淨利143.83億元,另決定配發每股0.79元現金股利,展現強勁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