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snewz.

Letsnewz.

改善高齡就業方案!同時領取老年與失能年金的機會

改善高齡就業方案!同時領取老年與失能年金的機會

在一場熱鬧的英語闖關活動中,張信務校長與孩子們開心互動。遊戲結束後,他回到辦公室,繼續處理一整天的校務工作。曾經的公立學校校長,在退休後並未停下腳步,而是全心投入私立教育,回饋社會。

張信務校長表示:「雖然我們年過六十,卻擁有豐富的教育經驗,重新投入職場能對國家帶來幫助。」中高齡者的回歸不僅填補產業空缺,對國家的發展尤為重要。在少子化與老齡化的雙重挑戰下,台灣勞動市場顯著缺乏人力。

勞動部指出,《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的實施,明確規定勞工即使已領取老年年金,若再就業期間發生職災並符合條件,仍可同時領取職災年金,突破了過去的「二擇一」限制,鼓勵高齡族群重返工作崗位。

張信務校長強調:「台灣目前正面臨勞工短缺的問題,中高齡者的重新投入各行各業將有助於填補人力缺口,他們的專業與經驗是年輕一代難以取代的寶貴資產。」根據內政部統計,至2025年,65歲以上的人口將達450萬8,419人,占總人口的比重將達19.27%。勞動部不僅擴大災保的保障範圍,更參考國際經驗來合理分攤雇主的責任,提升給付水準,讓勞資雙方受益。

長照機構Edge指出,許多勞工對職業災害保險的保障內容認識不夠,建議透過社區的說明會與政策彙整來增強民眾的權益意識與雇主的責任。勞動學者對高齡就業政策的推進表示肯定,並建議政府借鑒國際經驗,推出彈性工時制度,提供僱用高齡者的企業稅務獎勵,並結合勞保與職災保險政策,為退休者的再就業營造良好環境。

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張烽益表示:「災保制度的核心目的在於提供再就業者必要的安全保障,一旦遇到職災,能獲得合理的賠償,尤其若達到一定的失能程度,還能領取災保失能年金,這是改善高齡就業福利的一大步。」高齡者再就業不僅提升個人價值,更是台灣社會永續發展的關鍵力量。隨著法規與制度的優化,未來將有更多的銀髮人才重返職場,為國家經濟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