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持美元庫存創五年新低,分析人士揭示背後原因

今日(2日),台幣盤中大幅升值近9角,央行強調這並非因美國施壓所致,但同時美元持倉卻已減少了近百億美元,創下五年同期新低。根據最新統計,台灣央行在第一季的美元資產瞬間縮水近百億,跌破700億美元的框架並創下紀錄。
根據最近發佈的資料,央行外匯準備的美元資產為664億美元,較上季減少了84億美元,減幅達11%。此外,年減99.7億美元,減幅達13%。這一數字不僅低於每季慣常的700億美元水準,亦創下自2020年第一季以來的五年新低。
對於美元資產大幅減少,陳松興教授分析指出,全球對美元的信心受到影響,其主要原因有三:結構性風險上升、美元作為避險工具的地位減弱,以及美國經濟的疲態。尤其在川普宣布再度參選後,對中國的新稅務政策使得國際市場對美元的避險信任程度下降。
另外,美國近期的經濟數據不佳,通脹回落和企業利潤減少,導致市場對美國經濟前景的保守預期,使得資金逐漸從美元轉向黃金、歐元和其他替代資產。在這樣高度不確定的環境中,台灣央行可能調整外匯部位以降低風險。
Recent News
台股漲393點,主力卻出貨這5檔股票
- 27 April, 2025
台股反彈挑戰 V 轉!投信預測川普下半年將發利多
- 28 April, 2025
台灣大營收創新高,投信卻持續拋售
- 30 April,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