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工作機會減少,業者呼籲關稅降至10%以下

根據104人力銀行的統計,4月份出口導向的工作機會減少,尤其是電子零組件及製造業的減幅最為明顯。
由於關稅戰帶來的不確定性,出口導向的企業在用人上表現趨於保守。數據顯示,電子零組件和製造業的工作機會月減幅度達3%,而電腦及消費性電子製造業則減少1%。
業者昨日向賴清德總統表達呼籲,希望政府在與美國的關稅協商中,爭取將現行32%的關稅降至10%以下。賴清德在基隆市大武崙產業園區與企業代表進行座談,並對於關稅衝擊表達關注。
中華民國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副總會長魏雅庵指出,廠商面對關稅的壓力相當大,期待能理解政府的應對措施。當地業者表示,美國的最低基本關稅是10%,這樣還可接受,但若調升至32%就無法負擔。因此,業者希望在談判時能降低關稅。
人資專家楊宗斌分析指出,由於不確定的關稅政策使得企業採取觀望態度,因此在用人上更加保守。不過,他也提到因為人口結構變化,需求仍然存在,不至於出現減班情況。
儘管出口導向的工作機會有所下降,但內需服務業如餐飲與教育服務仍有1%的增長。此外,主計總處的數據顯示,受影響行業的年終獎金仍相當豐厚。
Recent News
黃金期貨槓桿高達200倍,他如何年賺20%?
- 22 April, 2025
台股穩坐2萬點 外資加碼94億瞄準5檔個股
- 30 April, 2025
台幣驟升影響各族群獲利,鴻海损失30億却有其他股票受益
- 5 Ma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