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晶片技術的挑戰與機遇:從過去20年的變遷談起

隨著美中科技戰的日益激烈,美國對中國的AI晶片禁令進一步擴大,輝達H20等晶片現需許可才能出口至中國。同時,華為推出最新晶片昇騰920,旨在彌補市場缺口。
科技專家曲博在網路節目《論政天下》中分析美中AI發展,強調中國龐大的內需市場是其競爭優勢。追趕美國技術的路徑在於依賴大量市場銷售新產品,以創造收入支持研發。
曲博比較了輝達H20與昇騰910B的性能,指出輝達使用的是台積電的4奈米製程,而昇騰910因中芯的技術落後目前僅能依賴7奈米製程,雖然搭載了25個新型AI核心,但記憶體頻寬與輝達仍有三倍差距。
他強調,美國若要保持優勢,必須不斷創新。而中國則需利用其龐大市場創造新產品,從而推動研發進步。曲博提到,20年前,網路金融產業在中國蓬勃發展,導致晶圓產業相對薄弱,工作薪資相比差異驚人,促使中國現在進行產業結構調整,這過程需要時間來實現變革。
在未來,中國雖擁有14億人的內需市場,只要規模夠大,有機會培養出本土軟體、晶片和平台的發展。
Recent News
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雲端與邊緣AI市場前景看好
- 30 April, 2025
首屆智慧創新大賞結束,台灣AI競賽成就璀璨
- 4 May, 2025
台積電A14技術挑戰英特爾14A:完整解析量產進度與技術特點
- 4 Ma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