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科技產業因應人才排擠現象的策略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近日宣布其海外總部將設於台北,這一決策可能會引導一場人才競爭的熱潮。104人力銀行的職涯教育長王榮春指出,外商企業的薪資普遍高於本土公司,因而對求職者具有強大的吸引力。王榮春分析輝達人才的吸引效應,提出三項重要要素:
- 薪資:外商提供的薪資通常更具吸引力,即便職等相近,待遇差異也顯著。
- 教育訓練:外商的教育培訓制度更加完善,能夠有效培養人才,讓畢業生能夠獲得更多學習機會及更具含金量的職銜。
- 國際經驗:在外商工作,有機會前往國外歷練,這對求職者是一大吸引力,而這點本土企業難以提供。
針對輝達等外商企業的進攻,本土企業需積極應對。王榮春建議企業應早期接觸學生,讓他們在學期間就有機會進入實驗室,從而增加畢業後來公司工作的可能性。此外,他提到輝達在產學合作方面表現積極,與多所大學合作,特別是在重要演講活動中,輝達與多所台灣名校如台灣大學、政大及清華大學等皆有密切合作。
另有國際化的策略,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已逐漸走向國際化,王榮春認為這是本土企業的一大優勢,並可作為吸引求職者的點。此外,求職者對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日益重視,本土公司可以在雇主品牌上的塑造上著手,以提升求職者的入職意願。
Recent News
蝦皮分潤申報問題引發爭議:網友報稅單顯示400萬但實領不足700元
- 24 May, 2025
國泰人壽奪全球十大保險品牌 再創佳績
- 24 May, 2025
蔡明忠回應兄弟重返台灣首富寶座:計算方式不一
- 12 June,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