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政策影響 台灣四月製造、服務、營建產業指數全數下滑

台灣經濟研究院昨日公布四月製造業、服務業及營建業的營業氣候測驗點,因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的高度不確定性,三大產業指數全面呈現下降趨勢。製造業連續三個月下滑,測驗點達到近兩年來的底部;服務業與營建業則持平均四個月的連續下跌,服務業指數更是創下自新冠疫情以來的新低,營建業則為2022年12月以來的最低點。
根據台經院的調查,四月製造業的營業氣候測驗點為90.9點,月減3.53點;服務業指數為85.41點,下降3.03點;而營建業指數則為90.38點,減少2.98點。台經院院長張建一指出,三大指數同步下滑反映出商業界對未來的看法愈加悲觀,其中服務業創下自2020年5月以來的最低記錄,主因在於美國政策頻繁變動帶來的不確定性。例如,原本對等關稅各國有九十天的緩衝期,近期卻又揚言要在六月對歐盟課稅50%,隨後又宣布延期。
張建一強調,服務業面臨股市萎縮,保險業因台幣升值而資產受損,百貨業的消費人潮也顯著減少,導致四月零售業較去年同月減少0.6%。他預測,隨著前兩年的高基期,內需表現未必能如前幾年般亮眼。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宣布初期確實打擊市場信心,廠商當月的觀察明顯轉壞,但隨著川普在5月對中國和歐盟政策的調整,外界對美國關稅對全球經貿的影響似乎過於悲觀。
面對未來,美國的貨幣政策或將緊縮。張建一指出,隨著美債到期與可能的印鈔現象,美國對全球市場的不確定性仍然存在,但可能在七月發現關稅影響未如預期。如果稅收不佳或通膨加劇,聯準會或將面臨升息的壓力。
他表示,台灣經濟仍有機會達成3%的成長目標,尤其上半年表現超出預期,製造業成長達15%。主要受益於AI相關的資通訊及電子零組件領域。雖然部分傳產表現不佳,但公共工程及進口機械設備的投資持續帶動整體成長。
Recent News
NASA預算大幅縮減,聚焦於火星計畫以抗衡中國
- 24 May, 2025
周榆修批賴清德政府忽視民生 罷免看板能當飯吃?
- 24 May, 2025
美國政治改變:川普政權結束,制衡重現
- 5 June,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