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snewz.

Letsnewz.

ETF 接连下市潮来袭,投资人应学会什么?

ETF 接连下市潮来袭,投资人应学会什么?

结论:谨慎挑选ETF仍然是必要的。富邦投信旗下的「富邦中国政策金融债券 ETF」(代号:00718B)因规模未达标,将于6月18日终止柜台买卖并进入清算程序。近期,不少ETF如富邦中国投资等级债ETF(00784B)、复华次顺位金融债ETF(00790B)及新光标普电动车ETF(00925)相继公告终止信托,引发投资人关注。这些ETF的投资逻辑看似合理,却仍遭市场淘汰,投资人应从中学到什么?

一、ETF并非只有标的正确就会成功。这四档ETF的投资逻辑皆有其合理性,然而,ETF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标的,还要在投资人理解、愿意持有及持续参与上取得共鸣。再好的商品如果无法说服市场,最终也无法走远。

二、小规模=高死亡风险。根据台湾现行法规,若ETF的平均净资产连续30个交易日低于规定门槛(股票型1亿元,债券型2亿元),将启动下市程序。上述四档ETF因市场缺乏投资人参与,导致资金无法回流,最终不得不进入下市程序。

三、债券并非低风险。以复华次顺位金融债为例,虽然宣称「稳健收息」,但实际上承受利率与违约风险。许多投资人对此风险缺乏足够认知,而台湾市场对债券的刻板印象仍停留在「安全、固定收益」之上,这种误解特别在美元升息环境中会导致亏损。

四、与中国资产相关需保持高度敏感度。从00784B、00925及00718B的下市可以看出,只要ETF的成分资产与中国有关,即使风险表面不高,台湾投资人仍然选择「用脚投票」。

五、ETF的通路与品牌效应至关重要。00790B及00925均来自规模较小的投信业者,相对于具大规模通路的基金公司,缺乏初始人气的ETF更容易被市场边缘化。

投资人应提前了解清算流程,掌握应对选项,以降低损失并减少决策压力。投资ETF并非「买了就好」,在信息过载的时代,仍需主动思考与警觉。